当前位置:汽车观察网 > 技术 > 安全

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与被动安全技术

一、主动安全技术概述

主动安全技术是指通过预先设定的系统和技术,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技术。这些技术主要通过提高车辆的稳定性、制动性能、转向性能等,使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掌控车辆,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
1.1 定义与发展

主动安全技术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。在早期的汽车中,安全主要依赖于被动安全技术,如安全气囊、安全带等。但是,随着人们对车辆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不断提高,主动安全技术逐渐成为了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
1.2 主要技术类型

主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(ABS)、制动力辅助系统(BA)、牵引力控制系统(TCS/ASR)、电子稳定程序(ESP)等。

二、主动安全技术详解

2.1 防抱死制动系统(ABS)

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防止车辆在制动时车轮抱死的系统。它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,使车轮在制动时保持滚动状态,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转向能力。

2.2 制动力辅助系统(BA)

制动力辅助系统是一种通过感应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力度和速度,判断驾驶员的制动意图,并自动增加制动力的系统。它可以在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力度不足时,自动补充制动力,保证车辆能够及时停车。

2.3 牵引力控制系统(TCS/ASR)

牵引力控制系统是一种防止车辆在加速时车轮打滑的系统。它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变速器的传动比,使车辆在加速时能够保持稳定。

2.4 电子稳定程序(ESP)

电子稳定程序是一种综合性的主动安全技术,它通过控制发动机、制动器和转向系统等,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。ESP系统可以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控意图,自动调整车辆的行驶轨迹和稳定性,避免车辆失控和侧滑等情况的发生。

三、被动安全技术概述

被动安全技术是指当交通事故发生时,通过车身结构和安全设备的设计,保护乘员和行人的安全。这些技术主要是在事故发生后,通过减轻伤害程度、限制空间变形等方式,降低人员伤亡的风险。

3.1 定义与发展

被动安全技术是相对于主动安全技术而言的。在早期的汽车中,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安全气囊、安全带等。但是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的更高要求和科技的不断发展,被动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。

3.2 主要技术类型

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气囊系统、安全带系统、碰撞保护结构等。

四、被动安全技术详解

4.1 安全气囊系统

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在碰撞时自动弹出的气囊,用于保护乘员头部和胸部免受冲击。当车辆发生碰撞时,传感器会检测到冲击信号,并触发气囊系统工作,使气囊迅速膨胀并覆盖乘员的头部和胸部,减少伤害程度。

4.2 安全带系统

安全带系统是一种用于约束乘员在车内位置的设备。它包括座椅、安全带和固定装置等部分。当车辆发生碰撞时,安全带系统能够限制乘员在车内的运动幅度,防止他们与车内结构碰撞造成伤害。

4.3 碰撞保护结构

碰撞保护结构是指车辆车身结构和内饰件的设计,用于在碰撞时减轻对乘员的伤害程度。这些结构包括吸能区、防火墙、车顶横梁等部分。它们能够在碰撞时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,保护乘员免受伤害或减少伤害程度。

汽车观察网®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3027397号